和很多朋友在討論,關于大額保單貸款的玩法,尤其是針對一些高現價產品做躉交立馬貸款的新操作模式。

朋友說,保單給的最高利率,保監(jiān)會規(guī)定就是4.025%,而針對貸款,最低的貸款利率是4.35%,也就是說,保險公司鐵定吃到利差0.3%,雖然不多,也是白賺。同時,保單貸款最高只能貸80%,也就是說保險公司實際上還鎖定了你20%的現金價值,不劃算!

我立馬問了他一個問題。如果你能付全款,買房會不會貸款?如果貸款利率5%以下。

他說,這個不一樣,首先,我買房貸款,是怕房子流動性差,我得多拿點現金在手上,其實,5%的貸款應該是除了公積金以外,能問銀行借的比較低利息的錢了。

其實,選擇首付+貸款,保留現金,和全款+抵押貸款,貸出現金,實質沒有太大的區(qū)別。

很多人又問,國內買保險是貸款80%,如果我沒有能力躉交再貸款怎么辦?其實答案就是分期交費唄。

朋友又說,買房貸款是加杠桿,萬一房價漲了,我賺的多,買保險貸款,保險不會大漲,每年收益都低于貸款利率,所以不劃算。

邏輯上有幾個小問題。

第一,買房看漲是大家美好的愿望,并不是百分百的事情,如果你考慮的確實是投資,那這種操作模式完全沒毛病。不過一旦發(fā)生房價不升反跌,還要還貸款利息,相信一定不太好受。

第二,保險的杠桿不是追求高回報,而是保底收益,你可以理解為買這類保險就是買期權,鎖定的金額是100%,付出的成本是20%,鎖定未來的保證收益是4.025%,如果保單增值,大于貸款利息,那么實際付出的利差,就是這20%成本的一些收益而已。

明白了這兩點之后,下一個問題,就是這么干到底是一種聰明的做法,又或者就是給保險公司白白交利息差。

這一點,從儲蓄保險,尤其是定額年金,要從其本質來看了。

保單是唯一穿越牛熊,產生價值和財富的載體。

唯一能串聯人、時間和財富這三者的,就是保險。

如果明白了這句話,相信就能悟到鎖定未來利益,空間換時間的意義。

定額年金的特色就是收益確定,應對的就是未來投資收益不確定的風險,而保單貸款,也是利用了較低的成本,去施加了一個五倍的杠桿,保證資金靈活,不錯失眼下高收益的機會。

且不說保單本身具備的防人身風險,防傳承風險的特點,單單從鎖定遠期收益的角度來看,這類保險產品就體現了保險規(guī)避風險的特性,外加高流動性等特色,真的是讓這類保險產品如虎添翼。

很多時候,我們不能用投資的眼光去看保險,而是需要從風險的角度去看世界,那時候或許你會像巴菲特,李嘉誠一樣,明白保險對于自己的真正意義。

關于保單貸款,今天就分享到這里。

切記保險思維,永遠比保險產品更重要。